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顶点小说网 >> 明末1625 >> 第223章 列士陵园与洋人街

第223章 列士陵园与洋人街 2/2

几个月以后,其中四百猎人又安安静静地回到了成都,原来郑晓路送上物资到雪山之后,雪山上的部落就不愁生活了,没有猎人打猎也能维持。

日隆乡的乡长于是决定派一些猎人下山来继续帮助郑晓路,一来是报答他免费送物资上山的恩义,另一方面也是让这些猎人能成为郑晓路的力量。

大山的儿子,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何等豪情恩义……

-------------分割线-----------------

四川渐渐安定,郑晓路也将自己的基业慢慢从红崖子山寨搬到了成都来,红崖子山最后变成了陕西迁移过来的穷人们种地的农业基地,王小满这个大老爷,也只好跟着从红崖子山寨迁移到成都,连带着翻译张秀成先生,以及一大堆的洋人,负责监视洋人的谢愽文,都来了成都。

已经有相当一部份的洋人返回福建去了,当然,这些能够返回的洋人,都是没什么本事,也没得到新式技术的。有点本事的洋人,都被好吃好喝,多金多银地养着。尤其是会做来复枪、速射弹、蒸汽机的几个洋人,更是被严加监视,若是他们三个想回去,就会被张逸尘留下来监视他们的阎王军探子杀掉。

洋人们在金银的诱惑下,勉强在红崖子山寨里待了几年,也腻味了,现在终于能来到大城市,不由得十分兴奋,这些人都是很宝贵的移动知识库,郑晓路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善待他们,虽然可以在他们要走时杀掉他们防止技术泄露,但能让他们一辈子留在中国,把知识都交给中国人,这才是最重要的,比杀了有用得多,如果因为吝啬一点点物质,而损失了宝贵的知识,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郑晓路花费了巨资,在重庆的长江南岸,修建了一大片街区,将这里的建筑们都修筑成西欧风格,让洋人们住进这条街上,这条街的名字,就取成“洋人街”。

嘿,后世美国有个“唐人街”,咱今天就在重庆修个“洋人街”,今后看看是谁的人往别人国家里跑。

“洋人街”的落成,赢得了欧州人的一片赞美之声,使得这群洋人的思乡情绪略微被抚平了一些,郑晓路又以保护他们为名,将整个洋人街用士兵围了起来,这个举动虽然确实有保护他们的心思在里面,更多的却是为了防止这些家伙逃掉。

不过凭着良心来说,中国这个时代的手工业,建筑业,饮食业……不论哪一方面都比欧洲要强,欧洲人又不像中国人那样有很重的乡土情绪,这些洋人吃得好,穿得好,住的房子也修得好,安全又有保障,其实根本没想过要逃,倒是郑晓路多心了。

原本跟着欧洲人学习各种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知识的学生们,也全都迁入了洋人街,跟着洋人们学习各种基础学科。

在郑晓路的授意下,张秀成将这些学科记录成书册,并且按难度,分为了:小、中、高三段式的教材。又开始在各地修建学校,教“小”这个阶段教材的学校,就叫小学,“中”这个价段教材的就叫中学,“高”这个阶段教材的,就叫“高中”。

至于大学……现在暂时没有力量建造,只好先放着不管了,没办法,师资力量不足。

这事情把浪漫书生郝孟旋鳖得极为眼红,因为他的理想是:“为天下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这个办学校,明显是“为往圣续绝学”。自己的信贷所已经搞得很好了,为生民请命这一条算是基本做到,现在该下一条了嘛。

郝孟旋哭着喊着,辞了四川银行和郑氏信贷所的职务,死活也要去当教育局的局长。郑晓路扭不赢他,最后只好让他把工作交接给关峻和杨帆,然后郝孟旋乐呵呵地上任了四川教育局的局长,全权负责修建学校——为往圣续绝学。

这家伙不求吃不求穿,不图金银,就图着满足自己那点儿理想,郝孟旋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一天到晚热火朝天,忙个不停,把郑晓路搞得哭笑不得。

喜欢明末1625请大家收藏:(www.xindingdianxsw.com)明末1625顶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明末1625最新章节 - 明末1625全文阅读 - 明末1625txt下载 - 三十二般变化的全部小说 - 明末1625 顶点小说网

猜你喜欢: 万古神帝大奉打更人黎明之剑校花的贴身高手沧元图率土之滨诸界末日在线轮回乐园傲娇校花爱上我这游戏也太真实了